《周易》的第一卦乾卦,也是代表天、代表原始創生能量的一卦。這一卦可以說是最為有名的一卦,既使是不懂易經的人也知道乾卦。而像是「飛龍在天」、「亢龍有悔」也是極少數讓一般人都能夠朗朗上口的《周易》爻辭。
乾卦為何以龍來做為象徵,而龍到底只是一種想像中不存在的生物,還是真實存在的生物,也都是個迷。
《左傳》中魏獻子與蔡墨的一段對話,為此提出了解釋。蔡墨講了上古人類養龍馴龍的歷史,並提到了夏朝皇帝孔甲養龍的故事,還引用《周易》來證明龍在古代一定是很常見的生物,《周易》中才會有如此具體的描繪。而為何在蔡墨的時代就無法看到龍了?這是因為負責的官職早已荒廢。
相關的記載見於《左傳》昭公二九年:
秋,龍見于絳郊。魏獻子問於蔡墨曰:「吾聞之,蟲莫知於龍,以其不生得也,謂之知。信乎?」對曰:「人實不知,非龍實知。古者畜龍,故國有豢龍氏,有御龍氏。」獻子曰:「是二氏者,吾亦聞之,而不知其故。是何謂也?」對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鬷川,鬷夷氏其後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于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后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后。夏后饗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于魯縣,范氏其後也。」獻子曰:「今何故無之?」對曰:「夫物,物有其官,官脩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職,則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業,其物乃至。若泯棄之,物乃坻伏,鬱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實列受氏姓,封為上公,祀為貴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龍,水物也,水官棄矣,故龍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潛龍勿用』,其同人曰『見龍在田』,其大有曰『飛龍在天』,其夬曰『亢龍有悔』,其坤曰『見群龍無首,吉』,坤之剝曰『龍戰于野』,若不朝夕見,誰能物之?」獻子曰:「社稷五祀,誰氏之五官也?」對曰:「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及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此其三祀也。顓頊氏有子曰犂,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
魯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秋天,龍出現在晉國國都絳的郊外,魏獻子問晉國的太史蔡墨說:「我聽說,所有的蟲裡面最有知的,當屬龍,因為人無法看到活的龍。說龍有知,這是真的嗎?」
蔡墨說:這是人無知,不是龍有知。古時候就有養龍,所以國家有專門養龍的「豢龍氏」,有專門御龍的「御龍氏」。
魏獻子說:「豢龍氏」和「御龍氏」我也聽過,但不知道它的典故,這是怎麼一回事?
蔡墨說:古時候有飂叔安,他的後代叫「董父」,非常喜愛龍,能夠依照龍的習性與喜好來餵養龍,所以龍都到他那裡去,他就馴服這些所畜養的龍,用來服事帝舜,帝舜賜給他姓叫「董」,賜給他氏叫「豢龍」,封於鬷川,鬷夷氏就是他的後代。所以在帝舜時代,就已經有人養龍了。後來到夏后氏孔甲,崇拜天帝(夏朝從孔甲之後迷信鬼神),因此天帝賜給他乘龍,河、漢各兩隻,都是一雌一雄。孔甲沒辦法養這些龍,又沒辦法找到豢龍氏。堯的封地陶唐氏衰落之後,後來有劉累向豢龍氏學如何馴龍,以此事奉孔甲,能夠餵養這些龍。於是夏后氏嘉獎他,賜氏叫御龍氏,也就是後來的豕韋氏。結果有一隻雌龍被養死了,劉累就偷偷把龍做成肉醬讓孔甲吃,孔甲也請劉累一起吃,後來又向劉累要龍肉吃。劉累怕事發被降罪,於是逃到了魯縣,范氏就是他的後代。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記載叔孫豹出使晉國時與笵宣子的對話,兩人談論「不朽」,范宣子跟叔孫豹誇耀他的家世,並以此為不朽,被叔孫豹用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譏諷。當時范宣子這麼說:「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其是之謂乎!」范宣子就是豢龍氏的後代。
魏獻子繼續問說:現在為什麼沒有龍了?
蔡墨說:事物嗎,每種事物都有專職的官來管理,官員專注於所職掌的方法,從早到晚都在想怎麼做好它。若有那麼一天失職沒做好,就是死期到了。若失去了官職,就沒人養龍。如果官員能夠安定於他的職業,那麼他所管的事物才會興旺;反之,如果官員淪喪而荒廢他的職業,那麼事物就止步而潛藏起來,消失不見而無法繁衍。所以有職掌五行的官員,名叫「五官」,實際有氏、姓的名位與封賞,並封為上公,去世之後還被當作崇高的神明來祭祀,因此社稷中有五祀,受到尊敬與敬奉,掌管木的叫句芒,掌管火的叫祝融,掌管金的叫蓐收,掌管水的叫玄冥,掌管土的叫后土。龍,是屬於水中的動物,水官荒廢了,所以就無法看到活的龍了。不然,《周易》怎麼會有龍的記載。
這裡把龍當做水物,並歸為水正玄冥所主管,這與後來以「蒼龍」為東方的五行系統,顯然是完全不一樣的。但與《莊子》「驪龍」(黑龍)的神話則相通,因北方於色為黑,玄者黑也。這也與《文言傳》說的「天玄地黃」說法一致。
乾之坤 | 六爻皆變 | 用九,見群龍无首,吉。 |
乾之夬 | 上九,亢龍有悔。 | |
乾之大有 |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 |
乾之小畜 |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 |
乾之履 |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 |
乾之同人 |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 |
乾之姤 | 初九,潛龍勿用。 | |
乾 | 元亨利貞 |
《周易》在乾之姤(乾卦初九爻)說「潛龍勿用」(潛藏的龍,不要有所作為),乾卦的同人(九二爻)說「見龍在田」(看到龍出現在田間),乾卦大有(九五爻)說「飛龍在天」,乾之夬(乾卦上九)說「亢龍有悔」,乾之坤(乾用九)說「見群龍無首,吉」,坤之剝(坤卦上六)說「龍戰于野」,如果不是早晚都見到龍,怎能夠把龍講的如此具體?
史墨是引用《周易》乾卦還有坤卦的爻辭來證明古代是有龍的,這個説法也相當於為《周易》乾卦的典故來源提出了見解。後世許多易學家都對於《周易》內容抱持一種看法,認為那是一種「象徵」而已,並非有其實物。但史墨則說「若不朝夕見,誰能物之」,意思是說,《周易》中的記載,一定是先民熟到不能再熟的具體事物,才會寫在裡面的,因此據以佐證說龍是真實存在於古代的生物,不是傳說而已。
從史墨對爻象的表達,還有春秋其餘卦例來看,可以推測在春秋時代甚至還沒有清楚的爻位觀念,更沒有今天說的九、六,因此看不到以諸如初九、九二....上九等等的表達方式。而在「艮之八」、「泰之八」等卦例甚至還可推測春秋時以九、六為陰陽的觀念也未出現。
史墨所說的孔甲養龍的故事,在《史記》中也有記載,《史記‧夏本紀》: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宁立。帝宁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為帝孔甲。帝孔甲立,好方鬼神,淫亂。夏后氏德衰,諸侯畔之。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後。龍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懼而遷去。
據史記記載,帝孔甲很迷信,盡是攪一些怪力亂神的事情,而且很淫亂,夏后氏的道德因此衰落,諸候紛紛背叛夏朝。上天降下了二隻龍,一雌一雄,但孔甲沒辦法養這兩隻龍,也找不到豢龍氏。後來找到陶唐氏的後代劉累,劉累曾向豢龍氏學過如何馴龍,就帶著這功夫去服事孔甲,孔甲於是賜他為「御龍氏」。但劉累把母龍給養死了,還為了毀屍滅跡而把龍肉煮了拿給夏后吃,夏后又派人來跟他要龍肉,他知道事情將掩藏不住,於是畏罪潛逃。
亡周的小龍女褒姒
傳說周幽王所寵愛的襃姒是處女受了龍精之後而出生的妖子,這個故事記載在《國語‧鄭語》:
訓語有之曰:『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為二龍,以同于王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夏后卜殺之與去之與止之,莫吉。卜請其漦而藏之,吉。乃布幣焉而策告之,龍亡而漦在,櫝而藏之,傳郊之。』及殷、周,莫之發也。及厲王之末,發而觀之,漦流于庭,不可除也。王使婦人不幃而躁之,化為玄黿,以入于王府。府之童妾未既齓而遭之,既笄而孕,當宣王時而生。不夫而育,故懼而棄之。為弧服者方戮在路,夫婦哀其夜號也,而取之以逸,逃于褒。褒人褒姁有獄,而以為入於王,王遂置之,而嬖是女也,使至於為后而生伯服。
太史公在《史記‧周本紀》也提到了這個傳說,史家認為這是抄自鄭語,但細看情節還是有一些些小差異,太史公可能還另有所本:
三年,幽王嬖愛襃姒。襃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廢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為后。後幽王得襃姒,愛之,欲廢申后,並去太子宜臼,以襃姒為后,以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讀史記曰:「周亡矣。」
昔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龍止於夏帝庭而言曰:「余,襃之二君。」夏帝卜殺之,與去之,與止之,莫吉。卜請其漦而藏之,乃吉。於是布幣而策告之,龍亡而漦在,櫝而去之。夏亡,傳此器殷。殷亡,又傳此器周。比三代,莫敢發之,至厲王之末,發而觀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厲王使婦人裸而譟之。漦化為玄黿,以入王後宮。後宮之童妾既齔而遭之,既笄而孕,無夫而生子,懼而棄之。宣王之時童女謠曰:「檿弧箕服,實亡周國。」於是宣王聞之,有夫婦賣是器者,宣王使執而戮之。逃於道,而見鄉者後宮童妾所棄妖子出於路者,聞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婦遂亡,犇於襃。襃人有罪,請入童妾所棄女子者於王以贖罪。棄女子出於襃,是為襃姒。當幽王三年,王之後宮見而愛之,生子伯服,竟廢申后及太子,以襃姒為后,伯服為太子。太史伯陽曰:「禍成矣,無可奈何!」
綜合《國語》和《史記》的記載,這個故事大略如下。
周幽王因寵愛褒姒,而廢了申后及太子宜臼,改立襃姒為后,以及立襃姒兒子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讀了《史記》記載之後,很感慨的說:「周朝要滅亡了!」
古時候夏后氏衰落的時候,有兩隻神龍停留在皇宮的庭院裡,並且說:「我,是襃的兩個君主。」夏帝於是問卜以尋求解決之道,問說殺了龍?趕走龍?叫龍不要再玩耍了?怎麼問都不吉利。最後卜問說,跟龍要牠的「漦」收藏起來?結果為吉!
漦到底是什麼?漦,音「離」,韋昭注說:「漦,龍所吐沫。沫,龍之精氣也。」《說文》說「順流」,就是水順勢而流,此形容龍的口水流出的樣子。但細察整個故事,可能漢代之後道學的影響,而做了這個奇怪的解釋,又說是「口水」又說是「龍之精氣」。推想這對龍或許是在皇宮交配,而漦就是龍遺留下來的精液。因此,這段情節或許應該改成這樣會比較符合鄭語的記載:兩隻龍在皇宮中交配,夏帝卜問說是否要殺了這對龍?趕走牠們?還是阻止他們交配?結果卜問說搜集交配完的精液,吉。
於是夏帝準備好布帛,寫好簡書,對龍宣告說,想要跟他要龍漦,宣告結束之後龍就不見而留下龍漦,夏帝將龍漦藏於匣子中。
夏朝滅亡之後,這個藏著龍漦的盒子傳給殷商,殷商滅亡之後,又傳給了周,連續傳了三代,沒有人敢打開它。
到周厲王(周幽王的爺爺)末年的時候,將它打開來看,龍漦流到了庭院,無法去除。厲王就叫婦女們全身脫光,然後一起對著龍漦大聲鼓譟,於是龍漦化為玄黿,玄黿走進了後宮,後宮有個小侍女,是才剛掉牙的七歲小女童,這隻玄黿撞進了小女童身體裡去了。到周宣王時(周幽王的父親),小女童長大成年到可以嫁人的年紀就懷孕了,沒有男女關係就生下了小孩,於是感到相當害怕而將這小孩給丟棄。
玄黿到底是什麼?《說文》:「黿,大鼈也。」玄為黑色,所以玄黿即黑色大鼈。不過《索隱》注解說:「(黿)亦作蚖,音元。玄蚖,蜤蜴也。」司馬貞注解相當有道理,因為龍是大蟲,而「蚖」字就是「大蟲」的意思,因為元為大。黑色蜥蜴則可理解為小龍,龍的兒子。前面說龍漦流出,現在說龍漦(龍的精氣)化為小龍,跑到了小女童身上而讓她受孕,最後生下「龍女」襃姒,這是相當有邏輯順序的。
場景轉到市場裡,有個小女童唱著這樣的歌謠:「檿弧箕服,實亡周國。」檿是一種山桑,弧就是弓,箕是竹編器,服為弓箭套袋。原來小女童與一對夫婦在叫賣弓箭組,叫賣歌謠的意思是說這套弓箭組足以讓周國滅亡。周宣王聽到了非常生氣,下令捉拿叫賣弓箭的夫婦打算將他們給殺了,這對夫婦於是開始逃亡。
皇宮中的女孩生下妖子之後,因為很害怕,而將她丟棄在路邊。這對夫婦晚上逃難時經過,聽到嬰兒在啼哭,覺得很可憐,於是將他收養了,然後這對夫婦繼續逃命,一直逃到襃這個地方。
後來襃人中有個名叫褒姁的有罪要被抓去坐牢,請求獻上女子給周王以贖罪,這個路邊撿到的妖子於是就被送進了周的皇宮,由於是由襃地所送過來的,所以就名為襃姒。周幽王三年時,幽王到後宮見到了襃姒,非常喜愛,襃姒開始受寵,後來生了伯服,最後幽王廢了申后及太子,改立襃姒為后,伯服為太子。太史伯陽說:「禍害已經成了!已經無可奈何了!」
逐漸滅絕的生物,最古老的寵物
從《周易》、《左傳》及《國語》的記載約略可看出,龍的原型應當是一種在周朝時已經在中國幾近滅絕的大型爬蟲類生物。至於為何滅絕則不知,或許是因為氣候之變遷,或許是因為人口的逐漸增加。
甲骨文中龍是一個象形字(六書中所指的象形),顯然是一個依所指涉的生物形態而摩畫出來的文字,上端有如裝甲般的身體,有時還有張狀似代表「猛獸」的大口,下半身像是粗粗而有點彎曲並帶有尾巴的樣子,有時則簡化為一條彎曲的線。有甲骨文學者說龍字是先民依想像而畫出的神話生物,這是以後來的觀念加諸於古代造字上。
圖為甲骨文中的龍字(取自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及徐中舒《甲骨文字典》)
《說文》說龍是「鱗蟲之長」,也就是大蟲的意思,意指這是一種巨形的蛇類。古代對於生物分類並不是相當精細,所指的「鱗蟲之長」,大概類似我們現今「大型爬蟲類」的觀念--所以有人說龍是大蟒蛇,或者是大蜥蜴,或者是鱷魚,這些答案都是指涉到大型的爬蟲類,也都符合「鱗蟲之長」的描述。很難說那一種才是真正標準答案。
只不過,龍應是專指那種最大型的爬蟲類,鱷魚可以說是爬蟲之王。再加上蔡墨所說「龍,水物也」,生長於水中的大型爬蟲類,又可以爬上陸地,那麼當然是非鱷魚莫屬了,若還有第二種可能,那麼就是沼澤中的大蟒蛇。但若再加上一個「有腳」的條件,就只剩鱷魚最符合條件。
這也可以說明為何自古「蛟龍」,也就是在水中的龍,一直都被視為是水中的可怕猛獸。如《莊子‧秋水篇》孔子說:「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也。」除了鱷魚和大蟒蛇,還有什麼又會在水中吃人,又可以上陸地,或者陸地上有相似的巨大親戚?
有一種看法認為龍是「大鯢」,也就是娃娃魚,這就差太遠了。一來大鯢沒有鱗片,二來大鯢也不符合「水中猛獸」的條件,只聽說過人吃娃娃魚沒聽說過娃娃魚吃人的,因此這個答案是最不可能的。該文以中國北方無鱷魚有大鯢,據以論斷龍是大鯢不是鱷魚,殊不知,這個持論剛好是將大鯢排在外的理由,因為《左傳》記載已說龍在當時已是無法「生得」。文中所持其他一堆理論,只能用胡說八道來形容。例如,第一個理由從龍的字形分析,顯然是以現今楷書而不是從最古老的甲骨文作分析。第二個理由更是筆者自己的武斷,卵生胎生全都他自己在說,至於「龍吟」就是描繪娃娃魚叫聲,及娃娃魚爬樹變飛龍、娃娃魚肉質鮮美鱷魚肉難吃,鱷魚不會養死等等的…這些理由實在粗糙淺薄到完全不值一駁。
我們可以推論,在上古時代,原本龍在中國是一個至少不難見到的生物,所以有了專門屬於這種生物的字。而從魏獻子與蔡墨的對話大概可知,在上古時期還有專人在為皇家飼養這種生物,而且牠的肉還可以吃。但在夏朝時龍早已經是相當少見的極珍稀動物了,所以出現找不到專家負責養龍的情況-- 已經沒有人會養龍了。到春秋時則早已「不生得」,就是幾乎無法見到活的龍,因此聽說在城郊有龍的活動蹤跡都是驚天動地的事,還書之史冊。
在《左傳》中龍有多種意義,有國名,有人名,也有多處指天文星象上的龍,做為「生物」的龍則只有兩次,一次就是本卦例中出現在晉國絳都市郊,另一次則是昭公十九年鄭國大水之後見到龍在打鬥:「鄭大水,龍鬥于時門之外洧淵,國人請為禜焉,子產弗許,曰:我鬥,龍不我覿也;龍鬥,我獨何覿焉。禳之則彼其室也,吾無求於龍,龍亦無求於我,乃止也。」
我們從文字與各種史料大致看到這樣的軌跡:隨著龍逐漸滅絕,越來越少見,開始是皇家覺得稀有,並有專職豢養的官職,到後來越來越難找到龍,以致於連養龍的專業也幾乎失傳(可能整個世代都無龍可養),到最後連要看到活生生的龍都非常困難,最後則是龍完全在中國消失了。而這個過程的時間點,大概是從史前時代進入信史時代的那段時間。
中國著名的古脊椎生物學家楊鐘健有公布過一份相關研究報告(請參考維基百科),但一時之間找不到他的研究報告。另一學者何新從各種角度做了相關驗證,持論相當全面與完整,也支持了這個看法,可參考《龍:神話與真相》一書(百度線上版連結;露天拍賣二手書)。
據《龍:神話與真相》考證,龍的原型包括了灣鱷(書中作者將其定名為蛟鱷)、揚子鱷,鯨等。其中首要的原型當屬灣鱷(Crocodylus porosus),在信史時代的中國裡有些關於灣鱷活動的記載,但其活動範圍限於南方約在福州的閩江口以南,過去幾百年這個物種因為人口的快速增加破壞了棲息地而快速在中國絕跡。除了可參考《龍:神話與真相》一書之外,相關的科學記載可參考這個鱷魚網站的Current Distribution of Crocodylus porosus (灣鱷的現有分布),關於「中國」的那一部份,翻譯如下:
一種大型的食人鱷(可能是一種鹹水鱷),歷史上曾生存於從南中國海岸一直到越南沿岸,最北到達下閩江一帶(目前的福建省福州),包含中國大陸沿岸及澎湖與台灣(雖然台灣還沒有相關記錄)。已知的地方包括下珠江口近現在香港的地方、澳門、海南島,漢江、閩江,以及廣西沿岸一帶。這種鹹水鱷在中國的記載主要從漢朝(206 BC~220AD)一直到宋朝(960AD ~1279 AD),在這期間裡,顯然有大型鱷魚(可能是鹹水鱷)獵食活人與牲畜的相關記載。這種鹹水鱷族群,相信是在宋朝時快速的在中國消失,最近的一次記載是在19世紀時的廣西省,還有1922年在香港發現的骨骼標本。很顯然的,這個物種在一個世紀以前,幾乎在中國完全消失,在幾個世紀以前從絕大多數的中國棲息地中就無法發現。我們相信,大概在600年前,因為人口的急劇成長,導致棲息地的普遍遭到破壞,而讓這個物種在中國逐漸消失。
「龍龍」(Lolong)體長6.17公尺,重1075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灣鱷也是最大的爬蟲動物。牠在2011年9月3日在菲律賓被補獲,2013年2月10 日去世。 |
或許灣鱷在更早以前,還曾經生存在中國北方,然後一路逐漸從北方開始消失,到信史時代時,只有南方可見。關於北方存在過的證據,楊鐘健的研究應該相當關鍵,可惜他的論文個人尚未找到。
但既使沒有楊鐘健的研究,北方會有灣鱷的理論還是可以成立的。因為灣鱷(鹹水鱷)雖然必需在溫暖的地方才有辦法長期生存,但牠的活動範圍非常廣,習性是會游到很遠的地方,也可以在淡水中生存,所以當今甚至在日本海這麼北部的沿岸地帶,也可零星見到牠的蹤跡,而且灣鱷也可以跑進淡水或者是較為內陸的地方。因此,既使上古中國北方並無原產灣鱷,但是有灣鱷迷走到中國北方甚至跑到內陸都是很有可能的,而且也可能上古時代南方灣鱷多,迷走到北方的理應也會較多,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劉累把龍給養死了,可能那就是迷走的龍,本來就是難以在北方長期生存,這也可說明為何龍這麼難得一見。(關於鹹水鱷習性可參考維基百科)
龍因為在中國古代就已經很稀少,所以能夠得到龍就被視為是天寵-- 以龍為「天寵」,上天之寵愛。所以龍是中國最早的被圈養的寵物,只不過當時只有天子養得起這種難得而珍稀的天寵之物。這可以解釋為何在甲骨文中,龍字已當「寵」的意義在用,也是「寵」的本字,後來又發展了「寵」字來取代做為「寵物」、「天寵」、「寵愛」的「龍」字。
龍在中國滅絕之後,於是開始變成一種只存在於想像中的生物,再加上一代又一代陸續加進去的傳說,終於龍變成一種被視為不曾存在過的神話生物。
從襃姒的故事也可看出,甚至在春秋時代龍還不是像現在如此神聖而崇高的生物,反而是一種禍國的「妖孽」,所以才會轉生為滅亡周朝的禍水。再看夏后孔甲見到兩隻龍在宮中時的反應,完全沒有將他當做是什麼天降之祥瑞。再從整個故事在為襃姒之得「寵」而鋪陳更可看出,龍這種生物後來演變為皇家高級「寵」物的痕跡,以及牠在上古之為「寵」的意義。
再看《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鱗蟲之長」講得相當科學而有意義,但後面的「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則已加入了神話與想像了。
龍的神話與圖騰化
《莊子‧天運十四》記載孔子見老子之後說:「吾乃今於是乎見龍。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雲氣而養乎陰陽。予口張而不能嗋。予又何規老聃哉?」孔子以「龍」來形容老子,主要在於龍很難見之外,還說龍「乘雲氣而養乎陰陽」。
龍後來在神話與傳說中,逐漸發展為「乘雲氣」,又是可以造雨的一種神聖生物。或許中央大學趙丰教授的見解可以提供一些說明。
趙丰教授認為古代的龍,就是龍捲風,這個見解雖然有些意義,但應該是龍被神話之後的故事,而不是龍的最早起源。我們可以大致推測,龍逐漸被神話的過程當中,也一邊與一些自然現象及天文結合並聯想在一起,像是雷、電、風、雨等等的。同時,牠也被聯想到了一些天文星象-- 蒼龍七宿就是用龍來象徵這個位於東方的星座。
在神話的過程當中,許多或許是有所本的,但有些或許只是單純的想像。例如「飛龍」,龍如何能飛?就如人如何能羽化成仙一樣吧,或者指的是做為天文星象的龍,高卦在天空上的龍,稱之「飛龍」也算是當之無愧的。
《莊子‧列禦寇篇》:莊子曰:「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於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在這個傳說中,潛藏在深淵中的黑龍,頷下有千金大的龍珠。所以舞龍表演中,總是有顆大龍珠在前引路。鹹水鱷有護巢孵卵,保護卵免被偷食的習性,或許這就是龍珠傳說的由來。
《楚辭》中除了有多處談到諸如乘飛龍或駕飛龍,另外多次提到的則還有蛟龍,還曾零星提到的有應龍、燭龍、虯龍、螭龍、趠龍、八龍、六龍。《廣雅·釋螭》:「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五角曰螭龍。」至於燭龍,趙丰認為那是北極光。六龍或許指的是乾卦六爻。這些不同的龍,或許是想像出來的,但或許也反應出古人所謂的龍,一方面以鱷魚為原型或龍之標準,一方面也把其他類似的爬蟲類,或聯想得到的自然現象也含蓋進去。
而李時珍《本草綱目》:「王符言其形有九似:眼似兔,角似鹿,嘴似牛,頭似駝,身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聲如戛銅盤。口有須髯,頷有明珠,喉有逆鱗。頭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這「九似」也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龍的形象,則已是歷經長久的神話傳說而發展出來的龍形。「龍生九子」之說更是明朝之後才編造出的,這些對於龍的源起的考證上並無多大意義。
龍也被當做中國人的祖先,傳説伏羲氏(太昊)和女媧這對兄妹為人首龍身,兩人結為夫妻,繁衍後代,而有「龍祖」之說。《左傳‧昭公十七年》:「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大皞氏即太昊,杜預注:「大皞,伏羲氏,風姓之祖也,有龍瑞,故以龍命官。」
至於龍在禮器上做為天子圖騰的時間則相當的早,例如《禮記‧禮器》:「禮有以文為貴者。天子龍袞,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龍袞是天子在祭祀時所穿的禮衣。又《儀禮》:「天子袞冕,負斧依。袞衣者,裨之上也。繢之,繡之為九章。其龍,天子有升龍,有降龍。衣此衣而冠冕,南鄉而立,以俟諸侯見。」〈樂記〉:「龍旂九旒,天子之旌也。」
甚至這些與天象結合的觀念可能6000多年前就已存在。在濮陽西水坡所挖掘出的仰紹文化遺址中的「蚌龍」有「中國第一龍」之稱(見左圖),學者認為這個個墓葬的安排顯示當時已有「乘飛龍」的思想,再從其安排,也符合左蒼龍右白虎的四象(四靈)安排,而在天文上左蒼龍也代表著東方的蒼龍七宿。
重看《周易》
最後我們再回頭看《周易》中與龍有關的經文,不盡然都如蔡墨所言,非得是關於龍的活生生記錄。
或許「見龍在田」、「龍戰於野」、「見群龍無首」講的是活生生的龍,但是像「飛龍在天」,顯然已經加入了神話,或者講的是「乘飛龍」的飛龍,但也有可能講的是天文星象上的龍。而「亢龍有悔」,似乎又很像在講蒼龍七宿中的「亢」。
甚至有學者認為乾卦全卦講的正是蒼龍七宿,也是《說文》說的「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事實上我們就《左傳》記載來看,也符合這樣的推論。《左傳》中講到的龍,除了作為人名之外,也有當國名(做為方國在甲骨文卜辭就有),但最常用的就是做為天文星象上的龍,做為龍這種生物記載的則只有兩次。
而龍之所以會做為禮器中的圖騰,則是因為取其「文采」、「文明」、「天文」之義,如《禮記‧禮器》:「禮有以文為貴者。天子龍袞,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這樣的意涵是從做為天象的龍而來。所以在「九旗」中,天子用的「太常」是以日月為文,而諸侯所用的「旂」則是以「交龍」為文。
《禮記‧郊特牲》說得最為直接:「祭之日,王被袞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則天數也。乘素車,貴其質也。旂十有二旒,龍章而設日月,以象天也。天垂象,聖人則之,郊所以明天道也。」(袞即龍袞,現在說的龍袍。)
由此可見,龍與天象的結合,在中國有非常古老的傳統,甚至在信史時代之前就已經有了。所以,乾卦中以龍來表達天象,應當是非常合理的,並非如蔡墨所說,一定是在描繪活生生的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