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卦第三十八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序卦》曰: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崔憬曰:婦子嘻嘻,過在失節。失節則窮,窮則乖,故曰「家道窮必乖」。

 

  兌下離上

睽,小事吉。

虞翻曰:大壯上之三在繫,蓋取无妄二之五也。小謂五。陰稱小,得中應剛,故吉。

鄭玄曰:睽,乖也。火欲上,澤欲下,猶人同居而志異也,故謂之睽。二五相應,君陰臣陽,君而應臣,故小事吉。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

虞翻曰:離火炎上,澤水潤下也。

 

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虞翻曰:二女,離兌也。坎為志。離上兌下。无妄震為行,巽為同,艮為居。二五易位,震巽象壞。故「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也」。

 

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

虞翻曰:說,兌。麗,離也。明謂乾。當言大明以麗於晉。柔謂五,无妄巽為進。從二之五,故上行。剛謂應乾,五伏陽,非應二也。與鼎五同義也。

 

是以小事吉。

荀爽曰:小事者,臣事也。百官異體,四民殊業,故睽而不同。剛者,君也。柔得其中,而進於君,故言小事吉也。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

王肅曰:高卑雖異,同育萬物。

虞翻曰:五動乾為天,四動坤為地,故天地睽。坤為事也。五動體同人,故事同矣。

 

男女睽而其志通也。

侯果曰:出處雖殊,情通志合。

虞翻曰:四動艮為男,兌為女,故男女睽。坎為志,為通,故其志通也。

 

萬物睽而其事類也。

崔憬曰:萬物雖睽於形色,而生性事類言亦同也。

虞翻曰:四動,萬物出乎震,區以別矣。故萬物睽。坤為事,為類,故其事類也。

 

睽之時用大矣哉。

《九家易》曰:乖離之卦,於義不大。而天地事同,共生萬物,故曰用大。

盧氏曰:不言義而言用者,明用睽之義至大矣。

 

《象》曰:上火下澤,睽。

荀爽曰:火性炎上,澤性潤下,故曰睽也。

 

君子以同而異。

荀爽曰:大歸雖同,小事當異。百家殊職,四民異業。文武並用,威德相反,共歸於治,故曰君子以同而異也。

 

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无咎。

《象》曰:見惡人,以避咎也。

虞翻曰:无應,悔也。四動得位,故悔亡。應在于坎,坎為馬。四而失位,之正入坤,坤為喪。坎象不見,故喪馬。震為逐,艮為止,故勿逐。坤為自,二至五,體復象,故自復。四動震馬來,故勿逐自復也。離為見。惡人謂四,動入坤初,四復正。故「見惡人,以避咎矣」。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虞翻曰:二動體震。震為主,為大塗,艮為徑路。大道而有徑路,故稱巷。變而得正,故无咎而未失道也。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虞翻曰:動得正,故未失道。

崔憬曰:處睽之時,與五有應。男女雖隔,其志終通。而三比焉,近不相得。遇者,不期而會。主者,三為下卦之主。巷者,出門近遇之象。言二遇三,明非背五,未為失道也。

 

六三,見輿曳,其牛

虞翻曰:離為見。坎為車,為曳。故見輿曳。四動坤為牛,為類。牛角一低一仰,故稱。離上而坎下,其牛也。

 

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終。

虞翻曰:其人謂四,惡人也。黥額為天,割鼻為劓。无妄乾為天。震二之乾五,以陰墨其天。乾五之震二,毀艮,割其鼻也。兌為刑人。故其人天且劓。失位,動得正成乾,故无初有終。《象》曰「遇剛」,是其義也。

 

《象》曰:見輿曳,位不當也。无初有終,遇剛也。

虞翻曰:動正成乾,故遇剛。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无咎。

虞翻曰:孤,顧也。在兩陰間,睽五顧三,故曰睽孤。震為元夫。謂二已變,動而應震。故遇元夫也。震為交,坎為孚,動而得正,故「交孚,厲,无咎」矣。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虞翻曰:坎動成震,故志行也。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

虞翻曰:往得位,悔亡也。動而之乾,乾為宗。二體噬嗑,故曰噬。四變時,艮為膚。故曰「厥宗噬膚」也。變得正成乾,乾為慶,故往无咎而有慶矣。

 

《象》曰:厥宗噬膚,往有慶也。

王弼曰:非位悔也。有應,故悔亡。厥宗謂二也。噬膚者,齧柔也。三雖比二,二之所噬,非妨已應者也。以斯而往,何咎之有。往必見合,故有慶也。

案:二兌為口,五爻陰柔,噬膚之象也。

 

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

虞翻曰:睽三顧五,故曰睽孤也。離為見,坎為豕,為雨。四變時坤為土,土得雨,為泥塗。四動艮為背,豕背有泥,故見豕負塗矣。坤為鬼,坎為車,變在坎上,故載鬼一車也。

 

先張之弧,後說之壺,

虞翻曰:謂五已變,乾為先。應在三。坎為弧,離為矢腹,張弓之象也,故先張之弧。四動震為後。說,猶置也。兌為口,離為大腹,坤為器。大腹有口。坎,酒在中,壺之象也。之應歷險以與兌。故後說之壺矣。

 

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虞翻曰:匪,非;坎為寇,之三歷坎,故匪寇。陰陽相應,故婚媾。三在坎下,故遇雨。與上易位,坎象不見,各得其正,故則吉也。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虞翻曰:物三稱群,坎為疑,三變坎敗,故群疑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