渙卦 坎下巽上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世之方治也,如大川安流而就下。及其亂也,潰溢四出而不可止。水非樂為此,蓋必有逆其性者,泛溢而不已。逆之者必衰,其性必復。水將自擇其所安而歸焉。古之善治者,未嘗與民爭,而聽其自擇,然後從而導之。渙之為言,天下流離渙散而不安其居,此宜經營四方之不暇。而其彖曰王假有廟,其《象》曰先王以享于帝立廟,何也?曰:犯難而爭民者,民之所疾也。處危而不媮者,眾之所恃也。先王居渙散之中,安然不爭,而自為長久之計。宗廟既立,享帝之位定,而天下之心始有所繫矣。剛來而不窮者,九二也。柔得位乎外而上同者,六四也。渙之得民,惟是二者,此所以亨也。然猶未免乎渙。王假有廟,謂五也。王至於有廟,而後可以涉大川,於是渙始有所歸矣。有所歸而後有川,有川而後可涉。乘木,乘舟也。舟之所行,川之所在也。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初六,用拯馬壯,吉。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九二在險中,得初六而安,故曰「用拯馬壯,吉」。明夷之六二,有馬不以自乘,而以拯上六之傷。渙之初六,有馬不以自乘,而以拯九二之險。故《象》皆以為順,言其忠順之至也。
九二,渙奔其机,悔亡。
《象》曰:渙奔其机,得願也。
得初六而安,是謂机也。
六三,渙其躬,无悔。
《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渙之世,民无常主。六三有應於上,志在外者也,而近於九二,二者必爭焉,故渙其躬,无所適從,惟有道者是予而後安。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
上九之有六三者*,以應也。九五之有六四、九二之有初六者,以近也,皆有以群之。渙而至於群,天下始有可收之漸。其德大者,其所群也大。其德小者,其所群也小。小者合于大,大者合于一,是謂渙其群也。近五而得位,則四之所群者最大也,因君以得民,有民以自封殖,是謂丘也。夷、平也,民之蕩蕩焉,未有所適從者也。彼方不知其所從,而我則為丘以聚之,豈夷者之所思哉?民之所思,思夫有德而爭民者也。
*「上九」原文誤作「上六」。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无咎。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汗,取其周浹而不反也。宗廟既立,享帝之位定,而大號令出焉。其曰渙王居,何也?《彖》曰:「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渙然之中,不知其孰為臣、孰為主。至於有廟,而天下始知王之所在矣,故曰渙王居,言渙之中有王居矣。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无咎。
《象》曰:渙其血,遠害也。
上九求六三,必與九二爭而傷焉。渙其血,不爭也。九二剛來而不窮,不可與爭者也。雖不爭而處爭之地,猶未免也,故去而遠出,然後无咎。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