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文忠集.經旨易或問》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文忠集卷六十

外集十

經旨

〈易或問〉

或問曰:王弼所用卦爻《彖》《象》,其說善乎?

曰:善矣,而未盡也。夫卦者,時也。時有治亂,卦有善惡。然以《彖》、《象》而求卦義,則雖惡卦,聖人君子無不可為之時。至其爻辭,則艱厲悔吝凶咎,雖善卦亦嘗不免。是一卦之體而異用也。卦、《彖》、《象》辭常易而明,爻辭常怪而隱。是一卦之言而異體也。知此,然後知《易》矣。夫卦者,時也;爻者,各居其一位者也。聖人君子道大而智周,故時無不可為。凡卦及《彖》、《象》,統言一卦之義,為中人以上而設也。爻之為位,有得失,而居之者逆順六位,君子小人之雜居也。君子之失位,小人之得位,皆凶也。居其位而順其理者吉,逆其理者亦凶也。六爻所以言得失順逆,而告人以吉凶也。爻辭兼為中人以下而設也。是以論卦多言吉,考爻多凶者,由此也。

卦、《彖》、《象》辭,大義也。大義簡而要,故其辭易而明。爻辭,占辭也。占有剛柔進退之理,逆順失得吉凶之象,而變動之不可常者也,必究人物之狀以為言,所以告人之詳也。是故窮極萬物以取象,至于臀腓鼠豕皆不遺,其及于怪者,窮物而取象者也。其多隱者,究物之深情也。所以盡萬物之理,而為萬事之占也。

或曰:《易》曰:「君子順天休命」,又曰「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其《繫辭》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易》之為說一本於天乎?其兼於人事乎?

曰:止於人事而已矣,天不與也,在諸否、泰。

然則天地鬼神之理可以無乎?

曰:有而不異也,在諸謙。知此,然後知《易》矣。

泰之《彖》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否之《彖》曰:「小人道長,君子道消。」夫君子進,小人不得不退;小人進,君子不得不退。其勢然也。君子盛而小人衰,天下治於泰矣;小人盛而君子衰,天下亂於否矣。否、泰,君子小人進退之間爾,天何與焉?

問者曰:君子小人所以進退者,其不本於天乎?

曰:不也。上下交而其志同,故君子進以道;上下不交而其志不通,則小人進以巧。此人事也,天何與焉?

又曰:泰之《彖》不云乎「天地交而萬物通」,否之《彖》不云乎「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乎?

曰:所以云者,言天地也。其曰上下之交不交者,言人事也。嗚呼!聖人之於《易》也,其意深,其言謹。謙之《彖》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聖人之於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所以言出而萬世信也。夫日中則昃之,月缺則盈之,天吾不知其心,吾見其虧盈於物者矣。物之盛者變而衰落之,下者順而流行之,地吾不知其心,吾見其變流於物者矣。貪滿者多損,謙卑者多福,鬼神吾不知其心,吾見其禍福之被人者矣。若人則可知其情者也。故天地鬼神不可知其心,而見其迹之在物者,則据其迹曰虧盈,曰變流,曰害福。若人則可知者,故直言其情曰好惡。故曰其意深而言謹也。

然會而通之,天地神人無以異也。使其不與於人乎,修吾人事而已;使其有與於人乎,與人之情無以異也,亦修吾人事而已。夫專人事,則天地鬼神之道廢;參焉,則人事惑。使人事修則不廢天地鬼神之道者,謙之《彖》詳矣。

治亂在人而天不與者,否、泰之《彖》詳矣。推是而之焉,《易》之道盡矣。

或問曰:今之所謂《繫辭》者,果非聖人之書乎?

曰:是講師之傳,謂之《大傳》,其源蓋出於孔子,而相傳於易師也。其來也遠,其傳也多,其間轉失而增加者,不足怪也。故有聖人之言焉,有非聖人之言焉。其曰「《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其「文王與紂之事歟?殷之末世周之盛德歟?」若此者,聖人之言也,由之可以見《易》者也。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幽贊神明而生蓍」,「兩儀生四象」,若此者,非聖人之言,凡學之不通者,惑此者也。知此,然後知《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