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公告


【繫辭傳註解】繫下第八章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

Jack 發表於

此章帛書收錄於《易之義》,不見於《繫辭傳》。
依《易之義》,此章和前章應合為一章。《易之義》上一章在論九卦之前有「上卦九者,贊以德而占以義者也」等文字,是今本《繫辭》所無。而此章章末另有「无德而占,則易亦不當」,在呼應「贊以德而占以義」的論述。再從今本「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觀之,此章顯然是在呼應上一章的「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繫辭傳註解】繫下第七章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

Jack 發表於

此章旨在論易道的興起,源於作者的憂患意識。《繫辭》並未明言作易者是誰,但後世易學家都認定就是周文王,之所以「憂患」,因為商紂無道,文王被囚於羑里。

本章又以履、謙、復、恒、損、益、困、井、巽等九卦,所謂的「憂患九卦」來論德,並用不同的方式三次陳述,因此這九卦後世易學家又稱「九德」、「論德九卦」、「三陳九卦」……帛書《易之義》則稱為「上卦」。

帛書《繫辭傳》無此章,但可在《易之義》中找到。只是,其九卦與今本不同,第九卦巽卦,帛本皆作渙卦。

【繫辭傳註解】繫下第六章 乾坤其易之門邪

Jack 發表於

此章似在闡述《周易》的內容特色,孔穎達分為第五章。朱熹評說:「多闕文疑字,不可盡通。後皆放此。」意思是說,《繫辭》自此章開始,連同後面的章節,有很多的疑文闕字,並有文義不通的情況。

朱熹看法可從帛書得到印證。帛書《繫辭傳》除了沒有這一章之外,之後的章節也多從缺。此章文字雖可在《易之義》找到,但仔細比對,今本似乎少了很多片段。

【繫辭傳註解】繫下第五章 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Jack 發表於

此章共舉九次「子曰」,註解爻辭十一條。《繫辭》引「子曰」註解的爻辭共十九條,這十九條爻辭中,只有《繫上》注解大過卦初六「藉用白茅」使用到爻題,其餘十八條皆未用。

從這些章節可清楚看出孔子註解《周易》的鮮明風格,與十翼諸傳有很大的差異。孔子鮮少解釋個別的字義或基本的語義,也不談任何的卦爻象,而是直指義理,一針見血地道出爻辭的微言大義。但有時所言似與經文義理無關,有些好像只是拿些經文自我發揮,自說自話。

【繫辭傳註解】繫下第三章 易者象也/ 第四章 陽卦多陰

Jack 發表於

這兩章極為簡短,孔穎達《正義》將第三、四兩章,以及第五章首節併為〈第三章〉。
第三章談卦爻象與吉凶的關係。相較於其他章,此章論述顯得極簡。第四章則闡釋六子卦的陰陽奇偶及其德行。

【繫辭傳註解】繫下第二章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

Jack 發表於

此章從伏羲、神農,談到黃帝與堯舜等古聖王如何利用卦象而制作器物,所謂的「制器尚象」之事,總共提出了十三卦。

但所論的內容,與《彖傳》註解以及現今所理解的卦名字義相去甚遠。這是因為,此章原本就不是在談論卦名的字義,倒比較像是另一套取象,而且是六畫卦的取象。例如,離為網罟,渙有舟楫之利,隨為服牛乘馬,豫為防備,小過為杵臼,睽為弓矢。大壯為棟宇,大過為棺槨,夬為書契。

【繫辭傳註解】繫上第十二章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Jack 發表於

這是《繫辭上》最後一章。

首節談言、意、象之間的關聯,也是中國哲學思想史上的一個有名議題。特別是王弼易學還以此而提出「得意忘象」之說,並藉以建立其義理派的易學。

第二節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更是當代西方哲學引進東方時,「形上學」(metaphysics)譯文之由來。

由此可見,此章在中國哲學思想史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