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卦!卜卦?其實是揲卦!

Jack 發表於

我們現在所講的「卜卦」,嚴格來說,不叫「卜卦」,應該叫「揲」卦。

一般我們講「卜筮」或「卜卦」,其實有些混淆;這其實是古時候兩種不一樣的算命方法。

「卜」指的是在龜甲或牛骨上刻字,然後在火上燒烤,燒烤之後會有「卜」聲及「卜」狀的裂痕,然後再據此斷定吉凶。 而這也正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甲骨文。

「筮」則是以《繫辭傳》的「大衍之數」方法揲(讀作舌)蓍(讀作師)草求卦,因此,我們現在所謂的「卜卦」精確來講應該叫做「揲卦」,不叫「卜卦」。

大家所看到的各種琳瑯滿目的卜卦法,其實殊途同歸都是由上面所說的「大衍之數」法改良而來的。

大衍之數的基本原理,是要人以「無思」的方法,避免人為意念的操控來求卦。求卦過程中,每一輪結束都會得到6、7、8、9其中一個數。這四個數就代表了「易」的「四象」──6為「老陰」,7為「少陽」,8為「少陰」,9為「老陽」。如此反覆六次,就可以得到六個爻,每一個爻都代表一個陰陽,六個爻就成為一個卦。

大衍之數

易繫辭上: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解:

大衍之數五十:

大衍之數為50(準備好50根蓍草)。

其用四十有九:

拿來用的總計有49根。

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

將49根蓍草分為兩邊,以象徵「二」(陰陽兩儀);指間掛一蓍草,以象徵「三」(有人說三是指「三才」。《說卦》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揲之以四以象四時:

四根四根將蓍草撿起,以代表四時(春夏秋冬)。

歸奇於扐以象閏:

將餘數夾於手指之間以象徵閏時。

如此三個步驟,至第三步驟結束時。計算蓍草總計有幾堆(四個一堆,也就是蓍草總數除以4),所得一定是6、7、8、9四個數其中之一,然後將所得到的數字以陰陽記錄下來,即得到一爻(音「搖」,即每一卦中的一個陰陽符號,一卦總計有六爻)。如此反複六次,總計可得到六個爻,即成一卦。

以6、7、8、9四個數來記載卦象時,6代表老陰,記為「。- -」(陰),8少陰記為「- -」;7少陽記為「-」,9老陽記為「。-」。少陰和少陽的陰陽在變卦中並不變,但老陰與老陽在變卦中則陰要變陽,陽要變陰。

如何知道為三個步驟?前文「掛一以象三」,一次指掛一根蓍草,既然「象三」代表總計要掛三根,所以要有反覆三次「分二、掛一、揲四、歸奇」才會有「三」。

讀者在親自操作一次大衍之數的方法之後,就可清楚的感受到,市面上所謂的「米卦」,文王卦,…各式各樣的卜卦法,其實全部殊途同歸,一以貫之,都衍生自大衍之數的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用機率原理求得四象。

下次會用圖說來教大家怎樣用最傳統的方法卜卦。 

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