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中】35. 晉卦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彖傳  象傳

 

35.  晉卦 坤下離上

【程傳】晉《序卦》:「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物无壯而終止之理,既盛壯則必進,晉所以繼大壯也。為卦離在坤上,明出地上也。日出於地,升而益明,故為晉。晉進而光明盛大之意也。凡物漸盛為進,故《彖》云:「晉,進也。」卦有有德者,有无德者,隨其宜也。乾坤之外,云元亨者,固有也。云利貞者,所不足而可以有功也。有不同者,革漸是也。隨卦可見晉之盛,而无德者无用有也。晉之明盛,故更不言亨。順乎大明,无用戒正也。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本義】晉,進也。康侯,安國之侯也。錫馬蕃庶,晝日三接,言多受大賜,而顯被親禮也。蓋其為卦上離下坤,有日出地上之象,順而麗乎大明之德,又其變自觀而來,為六四之柔進而上行以至於五。占者有是三者,則亦當有是寵也。

【程傳】晉為進盛之時,大明在上,而下體順附,諸侯承王之象也,故為康侯。康侯者,治安之侯也。上之大明,而能同德以順附治安之侯也,故受其寵數,錫之馬眾多也。車馬,重賜也。蕃庶,眾多也。不惟錫與之厚,又見親禮,晝日之中,至於三接,言寵遇之至也。晉,進盛之時,上明下順,君臣相得,在上而言,則進於明盛;在臣而言,則進升高顯,受其光寵也。

【集說】

○ 郭氏雍曰:晉卦取名之義,與大有略相類,大有火在天上,君道也。晉明出地上,臣道也,以人臣之進,獨備一卦之義。則臣之道至大者,非康侯安足以當之?

【案】易有晉、升、漸三卦,皆同為進義而有別。晉如日之方出,其義最優;升如木之方生,其義次之;漸如木之既生,而以漸高大,其義又次之,觀其彖辭皆可見矣。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无咎。

【本義】以陰居下,應不中正,欲進見摧之象。占者如是而能守正則吉,設不為人所信,亦當處以寬裕,則无咎也。

【程傳】初居晉之下,進之始也。晉如,升進也。摧如,抑退也。於始進而言遂其進,不遂其進,惟得正則吉也。罔孚者,在下而始進,豈遽能深見信於上?苟上未見信,則當安中自守,雍容寬裕,无急於求上之信也。苟欲信之心切,非汲汲以失其守,則悻悻以傷於義矣,皆有咎也。故裕則无咎,君子處進退之道也。

【集說】

○ 王氏安石曰:初六以柔進,君子也。度禮義以進退者也。常人不見孚,則或急於進以求有為,或急於退則懟上之不知。孔子曰:我待價者也。此罔孚而裕於進也。孟子久於齊,此罔孚而裕於退也。

○ 《朱子語類》問:初六晉如摧如,象也。貞吉,占辭。曰:「罔孚,裕无咎」,又是解上兩句,恐貞吉說不明,故又曉之。

○ 胡氏炳文曰:進之初,人多有未信者。然摧如在彼,而吾不可以不正,罔孚在人,而吾不可以不裕。貞與裕,皆戒辭也。

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于其王母。

【本義】六二中正,上无應援,故欲進而愁。占者如是而能守正則吉,而受福于王母也。王母,指六五。蓋享先妣之吉占,而凡以陰居尊者,皆其類也。

【程傳】六二在下,上无應援,以中正柔和之德,非強於進者也,故於進為可憂愁,謂其進之難也。然守其貞正,則當得吉,故云「晉如愁如貞吉」。王母,祖母也,謂陰之至尊者,指六五也。二以中正之道自守,雖上无應援,不能自進。然其中正之德,久而必彰。上之人自當求之。蓋六五大明之君,與之同德,必當求之,加之寵祿,受介福于王母也。介,大也。

【集說】

○ 胡氏炳文曰:小過六二曰遇其妣,彼言祖妣,即此言王母也。

【案】二五相應者也,以陰應陽,以陽應陰,則有君臣之象,以陰應陰,則有妣婦之象。不曰母而曰王母者,禮重昭穆,故孫祔於祖,則孫婦祔於祖姑。蓋以昭穆相配,易爻以相配喻相應也。此明其為王母,而小過只言妣,蒙上過其祖之文爾。

○ 六五卦之主,而二應之,故有受福之義。

六三,眾允,悔亡。

【本義】三不中正,宜有悔者,以其與下二陰皆欲上進,是以為眾所信而悔亡也。

【程傳】以六居三,不得中正,宜有悔咎。而三在順體之上,順之極者也。三陰皆順上者也,是三之順上,與眾同志,眾所允從,其悔所以亡也。有順上向明之志,而眾允從之,何所不利?或曰,不由中正,而與眾同,得為善乎?曰:眾所允者,必至當也,況順上之大明,豈有不善也?是以悔亡。蓋亡其不中正之失矣。古人曰,謀從眾則合天心。

【集說】

○ 吳氏曰慎曰:初罔孚,未信也。三眾允,見信也。信於下斯信於上,故弗信乎友,弗獲於上矣。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

【本義】不中不正,以竊高位,貪而畏人,蓋危道也,故為鼫鼠之象。占者如是,雖正亦危也。

【程傳】以九居四,非其位也。非其位而居之,貪據其位者也。貪處高位,既非所安,而又與上同德,順麗於上,三陰皆在己下,勢必上進,故其心畏忌之。貪而畏人者,鼫鼠也,故云晉如鼫鼠。貪於非據,而存畏忌之心,貞固守此,其危可知。言貞厲者,開有改之道也。

【集說】

○ 項氏安世曰:晉之道,以順而麗乎大明,以柔進而上行,皆主乎順者也。三雖不正,以其能順,故得其志而上行。四雖已進乎上,以其失柔順之道,故如鼫鼠之窮而不得遂。

【案】此卦以彖辭觀之,則九四以一陽而近君,康侯之位也。參之爻義,反不然者,蓋卦義所主在柔,則剛正與時義相反。當晉時,居高位,而失靜正之道。乖退讓之節,貪而畏人,則非鼫鼠而何?貞厲者,戒其以持祿保位為常,而不知進退之義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本義】以陰居陽,宜有悔矣。以大明在上,而下皆順從,故占者得之,則其悔亡。又一切去其計功謀利之心,則往吉而无不利也。然亦必有其德,乃應其占耳。

【程傳】六以柔居尊位,本當有悔,以大明而下皆順附,故其悔得亡也。下既同德順附,當推誠委任,盡眾人之才,通天下之志,勿復自任其明,恤其失得,如此而往,則吉而无不利也。六五,大明之主。不患其不能明照,患其用明之過,至於察察,失委任之道,故戒以失得勿恤也。夫私意偏任不察則有蔽,盡天下之公,豈當復用私察也。

【集說】

○ 劉氏牧曰:陽為躁動,陰為靜止。三五陽位,以陰居之,能節其動,故爻辭不稱晉,而皆曰悔亡。

○ 石氏介曰:以道自任,得之自是,失之自是,曾不以介意小人患得患失,恤也。

○ 胡氏炳文曰:事有不必憂者,勿恤,寬之之辭也。有不當憂者,勿恤,戒之之辭也。此曰失得勿恤,戒辭明矣,蓋當晉之時,易有患得患失之心,才柔又易有失得之累。大明在上,用其明於所當為,不當用其明於計功謀利之私也。

【案】彖辭言康侯之被遇,而《傳》以柔進上行釋之,則聖人之意,以此爻當康侯而為卦主明矣。蓋凡卦皆有主,其合於彖辭者是也。九四高位而爻辭不善如此,則彖辭之義,誠非六五不足以當之。晉如鼫鼠者,患得患失,鄙夫之行也。失得勿恤」者,竭誠盡忠,君子之志也。

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无咎,貞吝。

【本義】角,剛而居上,上九剛進之極,有其象矣。占者得之而以伐其私邑,則雖危而吉且无咎。然以極剛治小邑,雖得其正,亦可吝矣。

【程傳】角,剛而居上之物。上九以剛居卦之極,故取角為象。以陽居上,剛之極也。在晉之上,進之極也。剛極則有強猛之過,進極則有躁急之失。以剛而極於進,失中之甚也。无所用而可,維獨用於伐邑,則雖厲而吉且无咎也。伐四方者,治外也。伐其居邑者,治內也。言伐邑,謂內自治也。人之自治,剛極則守道愈固,進極則遷善愈速。如上九者以之自治,則雖傷於厲而吉且无咎也。嚴厲非安和之道,而於自治則有功也。復云貞吝以盡其義,極於剛進,雖自治有功,然非中和之德,故於貞正之道為可吝也,不失中正為貞。

【集說】

○ 張子曰:無可進而進,惟伐邑於內則可矣,如君子則知止也。

○ 王氏宗傳曰:晉之上九,晉至於角,無所復進矣。惟能自反自克而內自治焉,則知危厲自警而獲吉矣,此所以無剛進之咎也。

○ 《朱子語類》:看伯豐與廬陵問答內晉卦「伐邑」說,曰:晉上九貞吝,吝不在克治,正以其克治之難,面言其合下有此吝耳。貞吝之義,只云貞固守此則吝,不應於此獨云於正道為吝也。

○ 項氏安世曰:晉好柔而惡剛,故九四、上九皆以厲言之。四進而非其道,故為鼫鼠。上已窮而猶晉,故為晉其角。

○ 陸氏振奇曰:當晉之時,聖人最喜用柔而不用剛,故四陰吉悔亡,二陽厲且吝也。

【案】晉其角者,是知進而不知退者也。知進而不知退者,危道也。然亦有時事使然,而進退甚難者。惟內治其私,反身無過,如居家則戒子弟,戢僮僕;居官則杜交私,嚴假託,皆伐邑之謂也,如此則雖危而吉无咎矣。若以進為常,縱未至於危也,寧無愧於心乎。

【總論】 丘氏富國曰:晉,進也,柔進而上行也,故卦專主柔進為義。六爻四柔二剛,六五一柔自四而升,已進者也,故往吉无不利。下坤三柔,皆欲進者,而九四以剛間之,故有晉如鼫鼠之象。

○ 趙氏汝騰曰:下三爻皆柔順而坤體,故初二吉、三悔亡。四上以陽不當位,故厲且吝。惟五以柔明居尊位,故往吉无不利也。

○ 龔氏煥曰:晉卦諸爻,皆以進為義。初二三五,柔之進。四與上,剛之進也。四陰二陽,陰多吉而陽多厲者,晉以柔順為善,剛強則躁矣,故《彖傳》曰:「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卦之得名,其亦以柔為主與?